教师教学能力大角逐 | ||||||||
——记常高艺教师参加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初赛 | ||||||||
|
||||||||
2019年3月29-30日,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初赛拉开了帷幕。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部语文备课组周恬逸老师、播音教研室夏成晨老师、环艺教研室高潇潇老师、服装教研室宋彦莹老师参加了比赛,学校两系一部的十六名教师在教务处史冲处长的带领下观摩了比赛。 各所职业院校的参赛教师展示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的新变化。他们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设计中合理、充分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各种教学资源的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从课堂拓展至课前资源平台上学习任务包的领取,延伸到课后学生作业的反馈评价等,教学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各种教学信息平台的互动游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VR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教学语言变得具象和直观,也使教学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例如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世界名画廊,向大师学配色,也可以让学生三维立体的游览祖国山河,去感受中国画的取景之道。在选手的说课中,微课、超星教学平台、美篇制作短视频、微信群,泛雅平台等各种信息化的术语和手段层出不穷,展现了新时代教师教学的新面貌和新变化。 我校的周恬逸老师以《咬文嚼字》为课题,紧扣主题,还语文课堂语言的魅力,并恰到好处地应用了摩登、微信等信息化教育平台和云桌面等教学辅助设备,展现了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高潇潇老师选材紧扣生活,结合热点电视剧《知否、知否,应知绿肥红瘦》,整合国内外相关教材谈宋代室内陈设装置艺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夏成晨老师利用学生播音专业的优势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变成一场PK赛,教学过程新颖,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利用课后平台上连线名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线上指导,使学生内化了学习内容;宋彦莹老师将课堂模拟为服装企业的工作室,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环境下结合专业特色,整合信息化手段巧妙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各种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本次比赛是老师们在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陈黎琰 史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