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外出写生、采风课程——彩云之南的故事 | ||||||||
|
||||||||
搞大了,真的搞大了,2017年设计系服装专业采风跑到云南来了!羡慕吧?好奇吧?那就看过来吧。 36小时的车程,想想就累!第一天夜里十点半到达韶山住下,第二天早六点又上路了,一直至午夜终于到了昆明。一路上小伙伴们很乖,吃了睡,睡了吃,车内很安静,却也忽略了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于他们,更在意小伙伴们在一起时的开心,而非活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我们此行需引导和教习的重要内容。 第三天,上午未安排活动,让小伙伴们好好休整。九点,钟导用一顿早饭快速拉进了与小伙伴们的距离,地道的过桥米线将大家伙儿的疲惫一扫而光。 午餐时间到了,小伙伴们安静有序地等待开饭。 古人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 "一山不同族, 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本身就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这也是我们不辞辛劳来云南采风的原因。 云南民族博物馆,比以往看过的民俗博物馆更系统更精细更全面。 传说中的"树皮衣",你怎能不惊叹? 古老的生殖崇拜 26个民族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不同材质、不同形制、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的民族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探究人类起源、民族历史、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角色等深层次文化的珍贵资料。 绣品 绣品 头饰 颈饰 同时,这些民族由于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因素的差异,形成了迥异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对象,创造出造型独特、风格殊异、材质纷呈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艺术感染力强,极具魅力。 蜡染 铜雕 彩陶 彩陶 剪纸 漆器 传统乐器除古朴外亦可华丽丽。 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收集资料,认识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传统服饰文化,深入 地学习中国民族艺术、加深对传统文化、历史渊源的理解,才能在设计创作中结合现代技术更好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不能错过博物馆的文字资料 当然也得留下倩影 云南民族村,必须亲历的地方。 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 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插花节..…… 神话、史诗、歌舞、绘画、戏曲、古乐...……莫不独具特色, 深邃而幽远。 这些,都是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实用走向美的历程,一步一趋都折射出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精气灵光,怎能不让人流连往返? 寨子外行走的少数民族朋友都是我们偷拍、求拍的对象。�� 最热衷的,还是与各具风情的帅哥、美女合影,总有种赚了的感觉。�� 最喜欢这一张,看着看着,就有种"飞天"的感觉。�� 第二次做美篇,太吃神啦,牺牲了宝贵的需补眠的三小时,必须点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