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艺学子苏州东山研学:以艺为笔,绘成长新篇
日期:2025-06-20 文章来源:艺术设计系 浏览次数: 作者:黄琴 字号:[ ]

6月16日-20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系2022级46名学生,在黄琴、宋金校老师的带领下,怀揣对艺术实践的热忱,来到苏州太湖东山陆巷基地,开展了一场沉浸式艺术研学之旅。

名师引航,叩响艺术之门

16日抵达基地后,同学们与艺术名家吴建宏开启深度交流。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海粟美术馆(常州美术馆)创作者,吴建宏以深厚功底与丰富教学经验为依托,聚焦油画创作教学。从拆解构图逻辑,到分享色彩搭配诀窍,再到剖析笔触传递情感的细腻门道,为同学们打开油画创作全新视角。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抛出创作困惑,吴建宏耐心答疑,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思考深度交融,助力大家迈出艺术创作进阶第一步 。

古村写生,定格岁月诗意

6月17 - 18日,陆巷古村化作同学们的“户外画室”。粉墙黛瓦的建筑、蜿蜒石板路、临水生活场景,构成天然艺术素材库。同学们散落在古村角落,以笔为媒定格独特景致:有人聚焦古宅窗棂,用细腻素描刻画木雕纹理与窗格漏下的斑驳阳光,沉淀岁月厚重;有人选取临河小巷视角,借水墨写意晕染江南水汽,勾勒生活灵动;亦有同学以油画绘古村水景,让色彩交织出朦胧诗意 。一笔一划间,是对古村韵味的捕捉,更是艺术表达的探索,画作成为研学路上成长的生动注脚。

优秀研学之星作业如下:



博馆探艺+非遗实践,拓宽创作边界

6月19日,研学再拓新篇。上午,同学们走进苏州丝绸博物馆,穿梭于历史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馆内精美丝绸文物,从古朴纹样到精湛工艺,全方位展现传统丝绸艺术魅力,拓宽审美视野,为创作积累多元灵感。下午,非遗香牌制作趣味开启。大家以咖啡粉为原料,发挥创意,将其塑造成兔子、招财猫、麒麟、葫芦等多样模型。揉捻、塑形、晾晒间,非遗技艺与青春创意碰撞,让同学们亲悟传统工艺价值,实现艺术实践跨界拓展 。

专家赋能,水彩绘就新思

6月20日上午,同学们与艺术家前宾面对面交流。前宾深耕艺术领域,热衷抽象与色彩研究,长期探索当代艺术形式与语言,在科技与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以独特艺术语言和色彩运用,为新艺术形式开创新可能。其展览经历丰富,曾在北京798举办个展《放生计划》,多次受邀参与当代中国·上海艺术展、首届中国国际抽象艺术展、纽约当代艺术展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展出 。

此次交流中,前宾聚焦“不同画笔写生与透视处理”,为同学们展开教学。他先细致讲解不同画笔特性,从笔锋形态到吸水性差异,分析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随后结合古村场景,讲解用笔技巧,指导同学们如何运用画笔,精准把握构图与透视关系,让画面更具空间感与艺术张力。同学们在实践尝试中,逐步掌握新方法,画面表现力显著提升,收获满满实用创作经验 。

此次研学从名师指导到自主创作,从古村采风到博物馆探秘、非遗体验,为同学们搭建多元艺术实践平台。大家于行走中观察、体验中思考、创作中成长,以艺为笔绘就青春艺术成长篇章,尽显艺术教育实践活力。

(艺术设计系 文/黄琴 图/宋金校  审核/徐军 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