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徽州|常艺学子于温情护航下感受徽州非遗魅力 | ||||||||
|
||||||||
为期七日的研学尾声渐近,充满趣味而又充实的徽州研学之旅让学生在视野与能力上得到双重提升,从连日不断的写生创作到非遗技艺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用汗水浇灌成长,笔下作品渐入佳境,在艺术之路上稳步前行! 夜访暖人心:校领导关怀点亮研学之路 4月27日晚8时,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吴栋、副校长史冲、后保处处长任宁一行抵达安徽屏山研学基地,专程看望设计系研学师生,此时学生正在晚自修。校领导亲切慰问了设计系带队老师和全体研学同学并细致询问师生的研学情况和食宿条件,一句句关怀如春风化雨,让手握画笔的师生们倍感温暖。同学们笔下不停、热情回应,用专注的创作状态展现了常高艺学子的勤学风采。 非遗焕新彩:探秘徽州三雕的千年匠心 4月28日上午,艺术设计系师生走进徽州三雕艺术培训基地,共同开启非遗文化研学之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近距离观摩了大量砖雕、石雕、木雕珍品,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随后有幸邀请了安徽省非遗传承人鲍学寨先生为研学师生讲课,从历史渊源到雕刻技法展开生动讲解,并现场示范凿刻技巧。 在实践环节里艺术设计系的同学们亮点频现,他们执刀握凿,或凝神细刻花鸟纹理,或专注勾勒山水轮廓——有的作品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初现大师风骨,有的虽稍显青涩,却以大胆的构图彰显创新活力,每一凿落处,都是对非遗文化的致敬与传承。课后,鲍老师还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了评选,并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 当鲍老师与获奖同学合影时,鲍老师寄语:"雕刻不仅是技艺,更是让古老文化'活'起来的使命,期待你们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凿刀',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既有对荣誉的喜悦,更有对非遗传承责任的共鸣——这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实践课,让千年技艺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焕发新生机。 蜕变见证:笔触技法尽显成长厚度 随着研学临近尾声,在全体研学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的户外写生作品迎来蜕变式突破,笔触从初时的稚嫩生涩变得沉稳老练,构图从随意铺陈转为精巧讲究。无论是皖南古建的飞檐斗拱,还是田间村落的烟岚暮色,都在画布上以更成熟的技法得以呈现。 这场以天地为教室、以实践为养分的旅程,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试炼场,更是一次与历史、与匠心对话的精神成长,期待同学们带着研学的积淀,在艺术征途上继续挥毫泼墨,书写更璀璨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