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专融合提升素养 聚焦特色扎根实践 | ||||||||
——公共基础课程2022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研讨会 | ||||||||
|
||||||||
8月30日下午,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部于圆厅举行2022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研讨会,部分教师代表参与讨论,会议由史冲副校长主持。 史冲副校长首先就《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会议流程做了介绍。他说:公共基础课程在学校教学中承担着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涵养学生职业道德的综合性教育功能,因此校部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论证与实施工作,希望公共基础部的教师们群策群力,在此次论证会上积极发言,敢于创新,勇于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新措施。 语文教研组组长吴倩倩首先做了《千舟竞发,奋辑逐浪——语文组课改汇报》,就"融汇一标一案,架设立体目标"、"借力职业技能,凝聚特色教学"、"互通线上线下,积淀优质资源"、"升级课程内涵,重构素养评价"、"赋能创新思维,延展课外实践"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语文课改途径。重点围绕"文专融合",语文组在教学中有效结合学生专业,在艺术设计、艺术表演等专业技能、专业(职业)素养等角度创新性演绎语文经典篇目,再如语文课堂的诗词鉴赏微视频系列、剧本演绎系列、书籍装帧系列、线上课程架构系列等,充分展示了语文课改的最新成果。 英语教研组组长刘建英围绕"优化考试,涵养素质"的角度,从准备阶段的总方案+具体细则,到实施阶段的优秀作业展,再到评价阶段的师生共评,做出了详尽的教学改革汇报。英语组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艺术专业素养相结合,制定了"文专融合"教学策略,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既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更通过以学促教推动教学改革。英语趣配音、微视频、动漫作品创作、英语手抄报、英语介绍专业等,成果丰硕而生动。同时,她也提出了改进与思考:一是在文化专业融合的课程评价上进行加深、拓宽,二是将教师指导贯穿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三是科学规范制定师生共评制度。 综合组组长丁沛从"扎根教学夯基础"、"以赛促教展风采"、"多元融合焕活力"三个方面做了综合组工作总结。从教师的教案评比成绩、公开课效果、文化专业融合成效、教学大赛成绩等角度,汇报了综合组在贯彻执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的举措与创新。各科教师积极推进"文专融合"教学改革,在团队协作、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线上资源共建等角度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基础部曹利华主任做了《行动,让改变持续发生》部门汇报,围绕"评价优化,逐步深入"、"团队拼搏,厚积薄发"、"回归课堂,追本溯源"、"教研融合,专业成长"四个方面,深入总结与展望了公共基础部的课改工作,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要求。"文专融合"是职教趋势与热点,公共基础部教师在此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引下,由理论到实践,让改变持续地发生。她特别指出,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三化原则",应该更深入推进,精准实施,以学促教。 接下来,各学科教师就自己任教学科的视角,对四位同志的发言和自己的思考、建议和课改的思路进行了分享交流与借鉴展望。 史冲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广大教师应该坚持走文化与专业融合的教学路线不动摇,充分运用行动导向合力育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在文专融合的教学改革中真正优化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动员广大教师更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教学改革中既要不断总结已有的成果,更要思考改进,扎根课堂实践,踔厉奋发,行稳致远。(公共基础部 周恬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