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落户常高艺
日期:2017-06-23 文章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作者:张经亮、汤先红、吴倩倩 字号:[ ]

著名音乐大咖许晓峰、汪峰联手揭牌——

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落户常高艺

6月21日下午3点,由中国音乐产业领军人物许晓峰发起的“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暨“星巢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演艺大厅举行。本次新闻发布会旨在启动“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项目发布会上,华夏文冠总裁、星巢计划投资人石华宇,海上丝绸之路音乐产业联盟主席臧彦彬等音乐界、美术届、企业界大咖嘉宾云集,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光辉等领导出席发布会。邹区镇殷村党委书记、侨裕集团总裁陈礼斌致欢迎辞。“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主办机构福熙泰瑞集团董事长郭雯琳、“青春文艺公社”创始人、“星巢计划”创始人许晓峰、著名音乐唱作人、碎乐创始人汪峰先后发表讲话,并联手中国殷村青春音乐公社中国殷村青春美术公社揭牌。诸位嘉宾还一起回顾了中国原创音乐历程,欣赏美术学员作品。这是一次音乐与美术、视觉与听觉纷繁交织的体验,也是一次为了诗与远方,“音”雄重聚首,回顾峥嵘岁月,高歌音乐梦想的盛典。新华网等近50家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发布会。

一、吸引: “美”文化撼动艺术大咖

校园文化彰显着学校个性品格,凝聚着师生的精神。近年来,常高艺一直秉承“崇艺、尚美”的校风,全面构建以“美”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和谐发展。建筑美、环境美、专业美、活动美、制度美、生活美和谐统一,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浑然一体,既富于江南风情,又蕴涵艺术氛围。随着学校信息化智慧型现代化校园的建设,一张张精美画卷徐徐展开,富有创意又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景点,像一粒粒珍珠镶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来宾、领导和同仁来校参观考察,盛赞“中国最美校园”。 5月,殷村特色职教小镇成功申报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北京、上海的领导和教授们纷纷前来考察交流,寻找合作商机。“青春文艺公社”创始人、“星巢计划”创始人许晓峰一行来校参观考察后,对学校优美的环境、浓厚的艺术氛围、高端完备的设施设备,高度赞赏,欣然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将“青春文艺公社”落户常高艺,并启动“星巢计划”,共同打造青年文艺圣地,培养专业文化精英人才。

二、融合:共同打造青年文艺圣地

   这场艺术大咖齐聚的背后离不开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的不懈努力与艺术追寻。置身职教,常高艺始终坚持以文化人,将人文素养与对艺术的追求化为肌体的生机,虚拟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美文化创客孵化器的搭建更是学校在文化创业链条上最夺目的所在。“中国青春文艺公社”本身就是致力于为校园原创音乐人和美术人搭建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文艺人才孵化器、全国文艺青年的朝圣地和旅游目的地。学校创客空间、视觉创意孵化器,让师生在不断追求艺术人生和人生艺术的同时,感悟到一种温润而有质感的生活学习方式。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乐坊更是满足了文艺青年对江南丝竹文化的所有想象,杨桥船、古城墙,江南丝竹声声叹,筝意含情续续谈,音乐创作往往就在此生发。户外音乐摇滚舞台,青春和激情便是这里最美的诗篇,绿草地上,一把吉他、一曲二胡,伴着夕阳,青春的身影已经迈进教学楼顶端的后现代梦剧场,这里霓虹闪烁,身影穿梭,无疑为“青春文艺公社”、“星巢计划”的落地生根提供有力支持。学校“三创三能”(创新意识、创意技巧、创造实践,专业工具性应用技能、人文内涵性拓展技能、把握幸福的心智技能)﹑“6W” (我学习、我体验、我时尚、我创意、我成功、我快乐)的办学理念,与“青春文艺公社”和“星巢计划”打破文化艺术缺少原创力、让音乐唱作人靠自身实力成为自身权利主人的追求不谋而合。可以说,精神深处对艺术的内在追求,使得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在殷村职教小镇落地生根,与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互相融合,携手同行,这是学校与文化项目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之举,也是常州的一场文艺盛事。

三、成长:专业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著名音乐唱作人汪峰来了!中国音乐产业领军人物许晓峰也来了!他们携一批艺术大咖将“中国青春文艺公社”、“星巢计划”、 “大师训练营”落地常高艺这方艺术热土,以时下最前卫的“造星”模式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为校园艺术人才的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常高艺依托本校丰富的专业资源,多次独立承办大型文创类项目,可谓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征善战。2016年,常州第三届“文化100”大型文化惠民活动之常高艺专场《艺魅》唱响保利大剧院,以完美的艺术呈现征服常州市民。随后,常高艺又携手中国对外交流的品牌项目“欢乐春节”进军法国留尼旺,为中法国际交流又添薪火。随着殷村职教特色小镇的落定,校企合作驶入了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快车道。“中国青春文艺公社”、“星巢计划”已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万人草坪演唱会”、“东方幻谷”等诸多重大项目也将纷纷牵手常高艺。这不仅能推动学校教育品牌提升,对学校培养创意、艺术人才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依靠政府、依托企业、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如此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思路使得常高艺不断催生出像中国第一个戏曲博士袁英明、全国职校技能大赛金奖得主黄怡甜、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全国第一的吴超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常艺智造”还将推出更多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直面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各类优秀文艺精品,为常州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好强有力的保障。(张经亮、汤先红、吴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