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高艺携手"欢乐春节" 法国拂起中国风 | ||||||||
|
||||||||
2017年2月4日,位于南印度洋上的法国留尼汪格外舒爽宜人,随着夜幕的降临,整个岛屿上吹拂起了来自江苏常州的"中国风"。由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17名师生组成的"国家队"在留尼汪艺术城完美上演"留尼汪之夜",拉开此次2017"欢乐春节"活动的帷幕。 惊艳:17人扛起的一台"春晚" 翻开演出节目单,浓浓中国味扑面而来。群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将现场观众带入节日喜庆气氛。川剧《变脸》、独舞《茶倌》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国粹经典。吹管乐器联奏《云雀》、民乐重奏《拔根芦柴花》让观众充分感受中国乐器的魅力。杂技表演《肩上芭蕾》中西合璧,博得阵阵喝彩。魔术《中国六连环》让观众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舞蹈,充分展现中国少数民族男女热情奔放的气韵。用法语演绎的一曲《哈巴涅拉》将观众从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拉回现实。台下掌声不断,欢呼阵阵,经久不息。留尼汪大区行政长官、留尼汪大区议会主席代表、省议会主席代表、圣但尼市长等当地政要,华侨华人代表及当地社会各界人士近500人观看了演出。来宾和观众们纷纷表示:感谢总领馆、中国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厅给留尼汪送来新年文化盛宴,使小岛今年的春节年味十足。 媲美春晚水准的演出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观众场场爆满。越来越多的市民期待着更多场次的演出,在圣但尼市长的强烈要求下,演出队只好加场。在每场演出前的几个小时就有观众在剧院门口排起了长龙,即使遇到台风暴雨的天气,热情依旧不减。 感动:一场只有两个节目的演出 演出的成功让队里的师生感到欣喜,但一天一场的演出节奏也让他们疲惫不堪。加上旅途劳顿、调整时差等因素,徐老师发起高烧,演奏器乐节目的孙老师手一直贴着膏药,两名舞蹈演员也受了伤;每天晚上都很晚才回酒店,所有的晚饭都要九点半演出结束后才吃;新鲜口感已经过去,从国内带来的萝卜干、榨菜受到哄抢;但为了圆满完成14天的演出任务,每个人都咬牙坚持着。 2月6日,下着雨,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就有观众打着伞坐等,半个小时后雨越下越大,演出被迫取消,但在雨中等待一个多小时的观众们依然在冒雨等待着,晚上八点,露天剧场的观众席已经满座。于是,演出队临时决定冒雨演两个个人节目,以不负观众的期望。温牧雅老师和孙晓芳老师的深情演绎,令在场所有观众感动,舞蹈师生即兴伴舞,把演出推向高潮。没有电脑灯,没有地胶,没有华丽的舞台装饰,赤脚擦地的动作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溅起了水花。很多观众含着眼泪看完节目。一场只有两个节目的演出感动了异国的观众,也感动着演出队的每一个人。 精彩:外交部网站为他们点赞 目前,17名"文化使者"仍在大洋彼岸履行着国家使命,而留尼汪的感动还在延续和发酵。演出队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场,质朴地表达着:"希望年年都能欣赏“欢乐春节”的精彩节目!希望常高艺能在留尼汪开一所分校!" 当地广大华人华侨也都激动地表示,他们为这场文化活动的高品质点赞,为身为中国人而由衷地自豪!当地的郭总领说:"演出让华人自豪,也改变了留尼汪对中国文化只有舞龙舞狮和武术的印象。"中国驻圣但尼总领馆在中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特别发文以感谢常高艺这支"国家队"给留尼汪送来新年文化盛宴。发文说:"常高艺的文艺演出美轮美奂,秦淮花灯古悠长,虎头鞋喜庆吉祥,饺子吃在嘴里温暖在心。" (吴倩倩、张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