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teaching staff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日期:2014-12-09 浏览次数: 作者: 字号:[ ]

坐在车窗边,淡淡的秋风拂过脸颊,分外舒服。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青山有规律地从眼前闪过,让我应接不暇,身心舒畅。此次采风多亏了高校长的鼓励与支持以及吴青霞艺术院严书记的带领与安排,让我和严洁老师有了这次向大自然学习的机会,这对于爱画画、想画画的我们尤为珍惜与向往。

窗外的山上长满了树木,虽已深秋,但仍就是一片绿意,生机盎然。远处茂密的树林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米家山水,这不就是米友仁山水画中的皴法吗?出自古人之手的山水画,与大自然这么的相似,古人所作的一幅幅山水画仿佛就在眼前一一掠过,游离在这真与假的山水之间,我甚是享受。

青山碧水的古堰港头、九曲云环的云和梯田、挺拔俊秀的雁荡山让我流连忘返,仿佛我已是古人的化身,追随古人的脚步,畅游于大自然中,感受这流动的水、漂浮的云、摇动的树叶、动听的鸟语以及丛林中那跳动的光斑。所有的这一切,使我明白了古人所云行万里路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了古人提倡“师造化”的缘由,此行之后,我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唐代张璪提出的中国绘画史中不朽的名句。“造化”,指自然、天地、宇宙。“师造化”是以大自然为师,向客观世界学习,这是绘画创作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提倡的师造化,是由中国的特殊文化所致,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不主张对物象的真实再现,而是为了“得心源”,将画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高度融合,把握自然界物象的本质,并经画者主观心境的升华,从而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古人在真山真水中研究、体察大自然的变化,酝酿创作的构思,吸取创作题材的这种方式延续至今,这也是现在艺术家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真正体悟到大自然的真善美,它才会赋予我们无穷的创作力量与源泉。

对于“师造化”,石涛说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即黄山的奇丽壮观,山水风景的陶冶,使他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说黄山是他的现实大师,又自称是黄山的亲密朋友,朝夕相处。石涛重视在自然中获取灵感,他认为只有“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意”,进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创造出好的作品,如果脱离了自然,那么艺术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我站立在云和梯田的顶部,脚下云气氤氲,整个人像是步入了仙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天人合一,感觉到我与大自然是水乳交融的统一整体,这时我的所感所触与石涛产生了共鸣,他说过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即我,我即山川,两者神遇迹化,交融互补,合二为一。

对于夜赏雁荡山的感受正如古人郭熙云:“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见数十百川之状,可得不悉乎?”这正是观者本身游动以及视点游动所形成的结果。通过对雁荡山的浏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山水画中空间的表现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它追求一种观念的空间,在“师造化”之后,画者将不同时空、不同视点、不同角度的体验和物像视觉感受,依靠知觉和想象构建出来,并充分利用时间的绵延,使视线得到不断的扩展以及视点的不断变换,形成流动的空间,这便不难理解山水画中可游、可居的特点。

此次出行,不仅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勾起我无穷的创作欲望与灵感,还让我切身体验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意义,收获颇多。

                               
                                   

                                                            2014年11月20日